旭旭上課經常不專心,外出時又不遵從指令,跑來跑去。家人覺得旭旭頑皮,經常責罵他。後來社工建議家人帶旭旭尋求醫生協助,最後被診斷患有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。接受治療後,旭旭行為及課堂表現大有進步,不單自動自覺做功課,成績亦突飛猛進。
ADHD:不同年紀不同表徵
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( #ADHD )是兒童較常見的神經發展障礙之一,影響約5至9%兒童,而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患上此疾病。症狀通常在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出現,即使長大成人後亦有可能受到影響。
ADHD的患者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,過度活躍或衝動的症狀,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表徵。患者會容易有粗心大意的情況,難以專注,對他人的說話好像聽不入耳,做事缺乏條理,不喜歡需要持續集中的事情;在日常活動中比較善忘,經常欠帶或遺失物件。他們亦難以安坐,經常離開座位,在不適當的時候亂跑或爬高爬低,難以安靜地進行活動,說話較多,喜歡插嘴,欠缺耐性。
最有效:行為+藥物治療
這些情況可造成學習或社交上的困難,並導致情緒問題或自我形象低落,影響學童發展。如發現孩子持續六個月在多於一個場合(如學校和家裡),比同齡的孩子更為活躍,就有需要帶同子女去諮詢醫生意見。
根據研究,藥物及行為合併治療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。行為治療的目標是鼓勵良好行為,提升人際關係及解難技巧等,亦要配合家長的正面管教,以及老師的適當教學策略。六歲或以上而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,藥物治療能有效改善專注力,減低過度活躍及衝動等狀況。大部分情況中樞神經刺激劑為首選,藥物有長效及短效,醫生會按兒童的實際情況及需要而決定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慾不振、影響睡眠、腸胃不適、肌肉抽搐、情緒波動等;一般都是輕微和短暫的,調校劑量及服藥時間通常可以作出改善;如有需要,醫生亦會處方不同類型的藥物。
精神科專科 何雅莉醫生
Comentários